艺术,让校园充满灵感与创意

艺术,让校园充满灵感与创意

在上海法国学校,创造力不仅是一种能力,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凭借先进的教学环境和充满热情的老师,我们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探索、表达与创造的空间,让艺术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从小学开始,艺术融入日常学习

艺术教育从小学阶段就融入课堂,帮助孩子们学会观察、想象与表达。
通过颜色、形状和材料的组合,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世界、描绘情感。

不久前,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同学走进了西岸美术馆(West Bund Museum),参观了英国艺术家David Hockney的沉浸式展览。这场色彩斑斓、充满感官体验的展览,不仅让孩子们走进艺术家的奇妙世界,也让他们通过“看、听、触、想、感”五种感官去体验艺术的魅力。

初中阶段:创意与自信并行

进入初中,艺术成为一门独立学科。每位学生每周都会上一小时的艺术课,而对艺术特别感兴趣的同学,还能参加额外的艺术工作坊,每周最多4个半小时的创作时间。这些小组课程鼓励学生自由发挥,尝试不同的材料与主题,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。

今年,我们的初三学生Mason Cheng 凭借作品《云之梦(Dream of Cloud)》入选了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国际展览Expo Dual City。能在如此规模的展览中展出作品,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,也充分展示了LFS艺术教学的实力与成果。

高中阶段:深入创作,拓展视野

选择艺术方向的高中生,将迎来更加丰富、系统的学习体验——高一每周4小时,高三每周6小时。课程涵盖艺术史、创作实践与项目研究,既适合未来想继续深造艺术的学生,也为那些希望保持创意思维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同时,学校还定期邀请艺术家走进课堂,带来充满启发的创作体验:

用身体作画——与艺术家MaoMao的互动工作坊

九月,艺术家MaoMao带领高一学生以身体为“画笔”,用非传统工具探索绘画的无限可能,让艺术与感官产生全新的连接.

幻想与怪物世界——与插画家田有政(Tian Youzheng)的创作体验

十月底,比利时插画家田有政走进校园,与学生分享他笔下的日本妖怪世界(Yōkai),带领他们学习角色设计(Character Design),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奇幻角色。

在上海法国学校,艺术不仅是一门课程,更是一种表达自我、认识世界的方式。通过丰富的艺术项目、与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,以及老师们的悉心引导,学生在创作中不断成长,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、独立思考力和独特的美学视角。